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 Underworld: Blood Wars ):每況愈下。

《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
( Underworld: Blood Wars )

導演:安娜.佛斯特 ( Anna Foerster ) 
編劇:柯瑞.古德曼 ( Cory Goodman )
配樂:麥可.汪德馬赫 ( Michael Wandmacher )
演員:
凱特.貝琴薩 ( Kate Beckinsale ) 飾演莎倫娜 ( Selene )
席歐.詹姆士 ( Theo James ) 飾演大衛 ( David )

上映日期:2016年12月1日 ( 台灣 )
老實招認,個人只是為了凱特.貝琴薩的緊身皮衣買票進場,至於故事跟特效什麼的,都在其次。

不過即使如此,對《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評價還是覺得普通偏下,因劇情又再一次沒有特色,然後皮衣場面也不多。
還是從頭來說,《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中莎倫娜依然被吸血鬼與狼人追殺,前者視其殺死同類的叛徒,後者則要逼她說出女兒的下落,以求在兩族之戰中取得優勢。

而這集劇情秉持著這系列的特色,有許多盲點存在,簡單列舉,前一集吸血鬼感覺快被狼人消滅,這集卻還有個尚稱巨大的東基地跟北基地,劇情之不連貫可見一斑。然後東基地坐視西基地滅亡,北方基地被狼人輕易攻破,死傷慘重,後頭卻還有餘力派出援軍抗擊侵略東基地的狼人大軍。
角色刻劃未見深刻也是這系列的缺點,本集可以用薩米拉的床伴瓦爾加為範本,前面聽從薩米拉,後面卻輕易倒戈,轉變倉促欠缺說服力。

不過這位追求權力不惜使陰謀的薩米拉,她的表現實優於其他角色,從演出到後頭與大衛對戰都是,可是編劇又犯了輕易收拾角色的毛病,莫名的敗在大衛手下。

至於狼人這邊,更是淪為功能型的反派角色,除了一心要摧毀吸血鬼勢力外,基本上看不出有什麼深層描述。
場景與動作部分,其實《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場景很侷限,基本上就是東基地與北基地,所以必得靠動作場面撐場。

但是動作場面上,要看莎倫娜的表現只有在北基地之戰時面對狼人首領馬略斯,基於這系列強度設計一直是吸血鬼被狼人壓著打,所以莎倫娜也是被馬略斯打得很慘,這是覺得不夠精彩的地方,其實莎倫娜能幹掉維多與馬可斯兩大吸血鬼長老,是有一定實力,其實可以設計比較平衡一些的。

題外話,吸血鬼族三大長老的亞美利亞太真是早被賜死,不然可以安排跟莎倫娜對抗,反正莎倫娜都幹掉兩個長老,再來第三個也無妨,況且又是不遜於莎倫娜的美女,兩個美女對打,強度也比較好設計,怪可惜的。

美術設計部分,《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色調多偏昏暗,這點不如第一集與第二集那種冷藍的色調,既可表現哥德式美學與氣氛,又不會使人看不清楚。

然後大概是女導演接棒的關係,不太曉得該如何表現男性心目中緊身衣形象,於是莎倫娜靜的時候多穿大衣,所以沒看到;動的時候,又因昏暗,看得不過癮,相形之下,前一集《決戰異世界:未來復甦》( Underworld: Awakening ) 劇情雖然也不佳,但至少工商服務做得不錯,而且連莎倫娜被毆打壓制時都還能彰顯美感。

於是評分時間來了,如果以凱特.貝琴薩的緊身皮衣這一點來評判這一系列優劣勝敗,《決戰異世界:進化時代》( Underworld: Evolution ) 最優,其次是《決戰異世界》( Underworld ),第三是《決戰異世界:未來復甦》,最後是這一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堡壘的吸血鬼族群穿著與模樣,白髮俊美的樣子搞得像是精靈,而非吸血鬼,不過在一片昏暗的場景中辨識度很高,尤其是後面救援東基地部分,更儼然是一群正義白騎士。
前面提到強度問題,莎倫娜差點掛點後,在連娜的幫助下到了聖界,而後的產生的變異,大概就是頭髮變的略白,外加習得瞬移技術,但其實瞬移的技能,早在《決戰異世界:進化時代》莎倫娜就已經具備,可見編劇無法處理莎倫娜變強這回事。
這點也表現在與狼人首領馬略斯決戰上,不思在動作場面營造進取,卻僅僅依賴槍械,而到最後決戰,不管是賜死丈夫麥可,還是解決馬略斯,都嫌倉促地結束,不要說與前幾集相比,就連劇情中段的對打都不如。

最後,莎倫娜從一個被追殺的死亡使者,取回榮譽晉升為三大老,女兒也回歸,算是畫下一個還可以的句點。

整體來說,《決戰異世界:弒血之戰》依然靠著凱特.貝琴薩存在而加一點分,不過還是輸給前面幾集,只能說這系列編劇與導演都愈來愈不爭氣,徒然浪費還不錯元素與極致的美人演員。

至於《決戰異世界》若還有第六集,必須誠實的說,個人還是很不爭氣地進場,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腦殘粉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