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鋼鐵人 3》( Iron Man 3 ):東尼.史塔克的歡樂派對。

《鋼鐵人 3 》( Iron Man 3 )


導演:沙恩.布萊克 ( Shane Black ) 
編劇:德魯皮爾斯 ( Drew Pearce ) 與沙恩.布萊克 ( Shane Black ) 
配樂:布瑞恩.泰勒 ( Brian Tyler )
演員:
小勞勃.道尼 ( Robert Downey, Jr. ) 飾演東尼史塔克 ( Tony Stark )
葛妮絲.派特蘿 ( Gwyneth Paltrow ) 飾演"小辣椒" 波茲 ( Pepper Potts )
唐.其鐸 ( Don Cheadle ) 飾演詹姆斯羅德上校 ( Colonel James Rhodes )
班.金斯利 ( Ben Kingsley ) 飾演滿大人 ( The Mandarin )
蓋.皮爾斯 ( Guy Pearce ) 飾演亞德區齊禮安博士 ( Dr. Aldrich Killian )
蕾貝卡.霍爾 ( Rebecca Hall ) 飾演瑪雅漢森博士 ( Dr. Maya Hansen )
保羅貝特尼 ( Paul Bettany ) 配音賈維斯 ( Jarvis )
上映日:2013/04/24 ( 台灣 )
鋼鐵人這個角色之所以深得人心,歸屬於小勞勃.道尼的功勞,殆無疑義。他把這個迷人的混蛋演的如此成功,自戀、臭屁、愛現、幼稚又難以合作、嘴賤不饒人,可以好漁色也可以款款深情,這些特質在《鋼鐵人》完美呈現,雖然《鋼鐵人 2》有些讓人失望,不過《復仇者聯盟》中又再度發光發熱,蓋壓各路英雄好漢。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經典就是經典,不因古今而有別。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

導演:巴茲.魯曼 ( Baz Luhrmann ) 
編劇:威廉莎士比亞 ( William Shakespeare ) 原著,克雷格.皮爾斯 ( Craig Pearce ) 與巴茲.魯曼 ( Baz Luhrmann ) 改編
配樂:奈利.胡柏 ( Nellee Hooper )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 Leonardo DiCaprio ) 飾演羅密歐 ( Romeo )
克萊兒.丹妮絲 ( Claire Danes ) 飾演茱麗葉 ( Juliet )
彼得.普斯特李威 ( Pete Postlethwaite ) 飾演勞倫斯神父 ( Father Laurence )
上映日:1997/03/29 ( 台灣 )

《羅密歐與茱麗葉》乃莎翁傳世經典,流傳甚廣,歷久不衰,各種以其主題的創作層出不窮,歌劇有之音樂劇有之芭蕾舞劇亦有之,電影更不消說,自二十世紀以降,已超過十部。改編版本如此之多,而且幾乎皆為名家手筆,無一不美。順便提一下,普羅高菲夫作曲的芭蕾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與《羅密歐與茱麗葉》芭蕾舞劇都是非常棒的藝術精品,有興趣的人不妨找來品玩。


1996年這一版印象尤為深刻,將場景改頭換面至現代,台詞則原封不動,看來很奇怪,但是魅力依舊無窮。


電影裡面的維洛納,雖有巨大的耶穌像鎮守,但混亂炙熱如南美城市,兩大家族間無可化解的深仇,更把這種末日氣氛烘托喧囂塵上。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遺落戰境》 ( Oblivion ):當下為景為物而動,事後情感醞釀更有味。

《遺落戰境》 ( Oblivion )


導演:約瑟夫.柯金斯基 ( Joseph Kosinski ) 
編劇:約瑟夫.柯金斯基 ( Joseph Kosinski ) 、( Karl Gajdusek ) 與麥可( Michael Arndt )
配樂:安東尼.岡薩雷茲 ( Anthony Gonzalez ) 、M.8.3 與約瑟夫.特拉潘尼斯 ( Joseph Trapanese )
演員:
湯姆.克魯斯 ( Tom Cruise ) 飾演傑克 ( Jack )
歐嘉.柯瑞蘭寇 ( Olga Kurylenko ) 飾演茱莉亞 ( Julia )
安德莉亞.瑞絲柏 ( Andrea Riseborough ) 飾演維多莉亞 ( Victoria )
摩根.費里曼 ( Morgan Freeman ) 飾演畢區 ( Beech )
上映日:2013/04/11 ( 台灣 )


《遺落戰境》是《創:光速戰記》的導演約瑟夫.柯金斯基的最新作,他的《創:光速戰記》至今讓人回味的就是攝影、音樂與機械美都到達讓人感動的水準,而這三點,在《遺落戰境》也有很好的發揮。
攝影與場景,把核戰浩劫後無盡的曠野與荒蕪表現得淋漓盡致、核融合機抽取海水壯觀、各種自空中俯視掃掠的景致每每讓人屏息,「彷彿天堂般美好。」即使是被炸毀的月球懸掛在天空中,亦有股心碎震撼之美。配樂給人的雄渾之感也絲毫不讓於攝影,無論是搭配遼闊的景色還是激烈的空戰場面,都悸動無比。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客製化女神》( Ruby Sparks ):書中有顏如玉,玉如何佩則是另一個問題。

《客製化女神》( Ruby Sparks )

導演:強納森.達林頓 ( Jonathan Dayton ) 與維萊莉.法瑞絲 ( Valerie Faris )
編劇:柔伊.卡山 ( Zoe Kazan )
配樂:尼克.烏拉塔 ( Nick Urata )
演員:
柔伊.卡山 ( Zoe Kazan ) 飾演露比.史巴克 ( Ruby Sparks )
保羅.丹諾 ( Paul Dano ) 飾演凱文.維爾.費爾德茲 ( Calvin Weir-Fields )
上映日:2012/10/19 ( 台灣 )

如果說作家是神也不為過,在他的筆下可以創造與毀滅世間一切、操控人事物歸屬與命運、探觸星空與心靈深處、往來於時間與空間,無所限制,「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大抵如是也。


不過作家掌握一切的力量亦僅止於筆墨之間,所以當一個人可以當上一回神,盡情操弄,無所限制,而對方一無所悉也不能反抗時,是非常美好也非常邪惡的事。



這就是《客製化女神》的劇情,一位作家的筆下人物,活生生出現在他生活之中,他發現她是他所愛,此外他可以掌控她的一切,從心情、語言到動作……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2001年版



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編舞:彼得.萊特 ( Peter Wright ) 依列弗.伊凡諾夫 ( Lev Ivanov ) 版本而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葉夫根尼.史維特蘭諾夫 ( Evgenii Svetlanov )
樂團: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 The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
舞者:
吉田都 ( Miyako Yoshida ) 飾演糖梅仙子 ( The Sugar Plum Fairy )
喬納森.柯伯 ( Jonathan Cope ) 飾演王子 ( The Prince )
亞麗娜.科約卡魯 ( Alina Cojocaru ) 飾演克拉拉 ( Clara )
伊凡.浦特羅夫 ( Ivan Putrov ) 飾演胡桃鉗與漢斯彼得 ( The Nutcracker / Hans Peter )
拍攝時間 / 地點:2000 年 / 英國柯芬園劇院
購買地點:嘉義齊柏林


芭蕾舞劇」這一詞很好地點出芭蕾的一項要點,是舞蹈,但是又帶有戲劇成分。而這詞來說明俄國佬與英國佬的芭蕾風格差別就是,俄重舞、英重劇。形成這種差別是因為英國佬深厚的戲劇傳統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芭蕾表演,而《胡桃鉗》恰恰是呈現這種對比的最佳例子,而綜觀英國舞團發行的影碟中,2001年發行的這版《胡桃鉗》則是其箇中翹楚

英國舞團發行的《胡桃鉗》幾以彼得.萊特編舞的版本為圭臬,他的編排與俄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克拉拉在第二幕中沒有換上芭蕾舞衣,跳起糖梅仙子之舞,還有就是胡桃鉗會變成真人,同時非常側重於魔幻氣氛。


整個故事內容跟俄羅斯的《胡桃鉗》有很大不同,影碟也很貼心地把故事梗概寫出來,底下就依照影碟再扼要寫出。

赫爾.杜西米爾 ( Herr Drosselmeyer ) 是一位魔術師與機械偶師,因設計的捕鼠器消滅了皇宮半數老鼠,引來鼠王報復,把他的外甥漢斯.彼得變成了胡桃鉗娃娃,為了解除詛咒,需要把鼠王幹掉,以及一位小女孩的愛。於是杜西米爾來到朋友家中,把胡桃鉗娃娃送給了克拉拉,半夜裡杜西米爾將客廳化為戰場,玩具兵跟鼠輩決戰,在克拉拉協助下,鼠王斃命,漢斯.彼得也化為人形,接著杜西米爾又把兩人經過雪之國而到了糖果王國。

在聖誕天使帶領下,兩人在糖果王國遇到了糖梅仙子與王子,彼得解說了他的冒險與克拉拉的幫助,於是他們一齊在糖果王國度過美好時光,最後克拉拉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彼得,而彼得最後也和杜西米爾重逢。
說到克拉拉,這一版的《胡桃鉗》重點有三個:第一個是亞麗娜.科約卡魯,第二則亞麗娜.科約卡魯,第三還是亞麗娜.科約卡魯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不完美的結局,完美的演出。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

導演:威廉.惠勒 ( William Wyler )
編劇:達爾頓特朗伯 ( Dalton Trumbo )、伊恩麥克連杭特 ( Ian McLellan Hunter ) 與約翰迪頓 ( John Dighton )
配樂:喬治.奧里克 ( Georges Auric )
演員:
奧黛麗.赫本 ( Audrey Hepburn ) 飾演安公主 ( Princess Ann )
葛雷哥萊.畢克 ( Gregory Peck ) 飾演喬伊.布萊德利 ( Joe Bradley )
上映日:1953/08/27 ( 美國 )
就像《捍衛戰士》( Top Gun )捧紅了F-14 雄貓式戰鬥機、海軍航空隊跟雷朋太陽眼鏡,成為史上最成功徵兵廣告,《羅馬假期》則帶動了偉士牌機車跟赫本頭的流行,當然也是最佳羅馬旅遊宣傳片,但更重要的是,自此影壇出現了一位永恆之星

《羅馬假期》就故事基調而言只是再簡單不過的愛情片,就像灰姑娘一樣,只是角色對調,平凡記者男碰上了天邊的高貴小公主。如果放在現今,鐵定被寫成「宅男愛女神」這種俗濫而偏頗標題。


但是《羅馬假期》之所以橫亙古今一甲子,沒像街坊言情小說看完就回收,其因簡單:「肇始於男女主角、相佐於風景劇情、昇華於最終結局。」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美麗新世界》:名雖曰美麗,初看淨醜陋,復讀惡是和。

作者: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 ( Aldous Leonard Huxley )
出版社:志文
譯者:李黎、薛人望
出版日期:民國90年05月30日

《美麗新世界》在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中,是最具科學味道的一部,可從世界觀跟情節描寫看出,如工廠、藥物等等。不過《美麗新世界》更為人所稱道是其超越時代的諸多洞見,一九三零年寫下,至今仍歷久彌新

這個世界稱為世界邦,以共有、劃一與安定為箴,這裡女人不再生育,所有下一代皆從工廠製造,一開頭,赫胥黎就為我們展示了何謂工業化「生產」:集體、一致以及機械化,生命在工廠裡只具備「生產量」的意義,所有生命跟工業產品一樣在流水線上加工、製造與「調配」,更令人有點作噁的是,還以動物組織「養殖」這些胚胎。


除了「製造」生命,還有「教育」,這裡的胚胎跟小孩很科學地用巴浦洛夫效應加以調教,比方說讓他們適應嚴寒,只為了他們將來能於且樂於在寒冷地方工作,一切都很理性,當然洗腦式催眠教學也是必備,時時灌輸統治者的暗示,於是,思考的源頭從根本被抹除。當然貫徹科學的思想,分類理所當然,高等者謂阿法 ( Alpha ),然後按照希臘字母排列下來,最低階者是埃普西隆 ( Epsilon ),命運當然從胚胎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