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附庸風雅、又好聲色犬馬;必然班門弄斧、無疑野人獻曝。

BloggerAds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記 2013年雲門舞集《稻禾》

這是第二次觀看雲門舞集的表演,第一次是在剛下過雨的嘉義市立體育場看《屋漏痕》,這次則是在寒流來襲之夜的嘉義縣立表演藝術中心。

全劇依照順序區分成《泥土花粉I花粉II日光穀實等八段,選用配樂橫跨中西,《泥土》、《風》與《穀實》用的是客家山歌;《花粉I》、《花粉II》、《日光》與《水》用的是西方作曲家的作品,如聖桑的《夜鶯與玫瑰》 (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貝里尼的聖潔的女神 ( Casta Diva ) 以及理察.史特勞斯《日暮之時( Im Abendrot ),除此之外也包括原創。


《泥土》,舞者腳踏震聲,宛如風近壓;呼吸聲則是風遠進,於是印象最深刻,然而論最美,則當屬《穀實》 ( 應該是 ),地板鋪上白卷,白卷再反襯著背景的金黃稻穀,加之以黑色地板,如岩漿迸裂瀉地,舞者又婆娑其上,視覺極美。


不過之後白卷撤除,地板滿是紅黃的穀實倒影,此時倒略遜於前段,因遮蓋舞蹈,也沒了對比效果,有點覺得可惜。

《火》,舞者手中的藤棍軟顫又震地,應該是寓意打穀,至於壓軸的水,應該是最好懂,焚田之後,稻草餘殘莖,舞者持藤棍撐地,掙扎前進,似類於此。
當然《稻禾》也有其他的值得注意,如花粉、如日光段落,皆色彩明豔動人,不過整場看下來,有點覺得配樂與舞蹈不太互溶。

演出前還有關於雲門的回顧性影像,如觀眾的訪問與表演段落,約莫二十分鐘,實際表演時間約一小時左右。節目冊一百元,內容包含雲門四十年的歷史紀事,國際藝術界友人的文章乃至於雲門成員介紹,內容極為豐盛,絕對值回票價。


最後記得林懷民在《屋漏痕》演出前曾說的:「不需要懂。」應該沒錯,只問喜不喜歡、記不記得,個人記得跟喜歡就數段,並沒到全部。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吉賽兒》-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 ( Corpo di Ballo del Teatro alla Scala )

舞團: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 ( Corpo di Ballo del Teatro alla Scala )
編舞:伊薇特.夏維雷 ( Yvette Chauvire ) 依尚.柯拉里 ( Jean Coralli ) 與朱利斯.培羅 ( Jules Perrot ) 而編
作曲:阿道夫.夏爾.亞當 ( Adolphe Charles Adam )
指揮:大衛.柯爾曼  ( David Coleman )
樂團: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 ( Corps de Orchestra of the Teatro alla Scala )
舞者:
絲薇特蘭娜.札哈洛娃 ( Svetlana Zakharova ) 飾演吉賽兒 ( Giselle )
羅貝多.波爾 ( Roberto Bolle ) 飾演阿布萊希特伯爵 ( Count Albrecht )
瑪塔.羅瑪娜 ( Marta Romagna ) 飾演米爾莎 ( Myrtha )
維托里達梅托 ( Vittorio D'Amato ) 飾演赫瑞萊恩 ( Hilarion )
錄影地點 / 年分:Teatro degli Arcimboldi / 2005
購買地點:零國界

在昔年喬丹老兄帶領芝加哥公牛荼毒 NBA眾生靈的時候,來自鹽湖城的猶他爵士隊曾兩度差點就拔下牛角,以謝天下豪傑英雄。當時爵士就是卡爾.馬龍 ( Karl  Malone ) 與約翰.史托克頓 ( John Stockton ) 所領軍,兩人組合紮實有效,不過總覺少了分魅人的傳奇味道。

以這個例子來比喻,這張吉賽兒,大概可做如是觀,技術上幾無挑剔,唯情感上未讓人深深迷入。
這是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譽滿全球的大紅牌首席:絲薇特蘭娜.札哈洛娃客座史卡拉劇院演出,並進而攝製三塊影碟其中之一,跟 2004年那版《天鵝湖》一樣,和史卡拉劇院俊美感人的羅貝多.波爾搭檔演出。
這兩位在這齣《吉賽兒》表演風格可以用高貴兩個字來形容,其他版本的吉賽兒或多或少都貼近青春少女,相較之下札哈洛娃和羅貝多.波爾則是一對成熟的情侶,硬要類比就像學生妹妹跟社會人士般。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愛,墮落》( Adore ):有沃土但沒開出鮮豔的花朵。

《愛,墮落》( Adore )

導演:安.芳妲 ( Anne Fontaine )
編劇:克里斯多夫.漢普頓 ( Christopher Hampton )、與安.芳妲 ( Anne Fontaine )
配樂:克里斯多夫.高登 ( Christopher Gordon )
演員:
羅蘋.萊特 ( Robin Wright ) 飾演莉兒 ( Lil )
娜歐蜜.華茲 ( Naomi Watts ) 飾演蘿茲 ( Roz )
薩維爾.山繆 Xavier Samuel ) 飾演伊恩 ( Ian )
詹姆斯.弗蘭切威勒 ( James Frecheville ) 飾演湯姆 ( Tom )
上映日:2013/12/03 ( 台灣 )

改編自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 ( Doris Lessing ) 的小說,這是一個夠大膽夠聳動的劇情,一對自年少到中年都是好友的美麗單身母親,跟她們各自從小看到大的俊秀兒子產生了禁忌的忘年戀情。
而且兩位女主角羅蘋.萊特與娜歐蜜.華茲的韻味與魅力足以讓人相信,她們的確能讓美少年為之沉迷,而演技也確屬上乘,一剛一柔,互補效果極為出色,特別是羅蘋.萊特,堅定中不失柔和,整齣電影表現最好便是她加上澳洲海濱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景致,陽光沙灘與大海,可惜演員與攝影雖美,但劇情卻沒有相襯的美好。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北非諜影》( Casablanca ):矛盾衝突的產物為至美。

北非諜影》( Casablanca )

導演:麥可.寇蒂斯 ( Michael Curtiz )
編劇:朱利斯.J.愛普斯坦 ( Julius J. Epstein )、菲利浦.G.愛普斯坦 ( Philip G. Epstein ) 與霍華德. 科克( Howard Koch )
配樂:馬克斯.史坦納 ( Max Steiner )
演員:
英格麗.褒曼 ( Ingrid Bergman ) 飾演伊莎.倫德 ( Ilsa Lund )
亨佛萊.鮑嘉 ( Humphrey Bogart ) 飾演瑞克.布萊恩 ( Rick Blaine )
上映日:1942/11/26 ( 美國 )

美利堅國力之強,從這部片可見一斑,二戰別國打到昏天暗地、不可開交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之際,美國佬三天就讓重損的約克鎮號航空母艦恢復戰鬥力,跑去中途島打日本鬼子 ( 原先估計要九十天 )、在新墨西哥沙漠中從無到有搞出整套曼哈頓計劃、平均一個禮拜下水一艘護航航空母艦、自由輪下水速度比被擊沉速度還快、在太平洋跟大西洋兩岸展開百機甚至千機規模的戰略轟炸、下苦工夫完成砲兵射表,玩起同時彈著射擊如反掌,更別提各種卡車、戰車跟槍砲像開影印機一樣源源不絕,然後閒暇之餘還拍了《北非諜影》這部影史經典來賺人熱淚,所以山本五十六曾跟國內叫著要跟美國佬開幹的人說:「你們先去數數美國工廠的煙囪。」


《北非諜影》之所以地位崇高,有時代背景之故,更吸引力更高的是,電影裡面人物皆充滿了矛盾與衝突的特質,這賦予了電影傑出的魅力。


地理上,卡薩布蘭加雖屬於法國,但卻位於北非法屬摩洛哥,在歐陸被德意志軍靴踏碎之際,這裡成為歐陸難民避風港與中轉地,以轉進到中立國葡萄牙,再到新世界,這裡有俄羅斯人、法國人、丹麥人、荷蘭人甚至還有中國人等等,這是一個自由與暴政的窗口。( 不過實際上這是電影虛構,實際上難民很少選擇這條路線逃難 )

事情上,卡薩布蘭加雖是避風港,但難民還是歌舞昇平、玩樂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過看似和平,但其實暗潮洶湧,因為難民莫不使盡手段想脫離這個地方,賄賂、偷渡、流言與暴力等見不得光的手段層出不窮。

而難民們尋樂、買醉與交易的地方就是瑞克的咖啡館。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雷神索爾 2:黑暗世界》( Thor: The Dark World ):主客易位,但依然吸引人。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
( Thor: The Dark World )

導演:艾倫.泰勒 ( Alan Taylor )
編劇:克里斯多夫.約斯特 ( Christopher Yost ) 、克里斯多夫.馬可斯 ( Christopher Markus ) 與史蒂芬.麥可菲利 ( Stephen McFeely )
配樂:布萊恩泰勒 ( Brian Tyler )
演員:
克里斯.漢斯沃 ( Chris Hemsworth ) 飾演索爾 ( Thor )
娜塔莉.波曼 ( Natalie Portman ) 飾演珍.佛斯特 ( Jane Foster )
湯姆.希德勒斯頓 ( Tom Hiddleston ) 飾演洛基 ( Loki )
凱特.丹寧絲 ( Kat Dennings ) 飾演黛絲.露伊絲 ( Darcy Lewis )
上映時間:2013年10月31日 ( 台灣 )

這是一部配角比主角更搶眼的電影。

女士優先,先從珍的好夥伴黛絲講起。從電影一開始就一直很有戲,從硬插進珍的約會跟拉椅子退場,接著每句台詞幾乎就是一針見血的吐槽,加上她的部下實習生一起玩,效果驚人,無論是在廢倉庫落體實驗的鞋子跟鑰匙、吃一下索爾豆腐最後在格林威治時因簡單的救美之舉而感動接吻,結果馬上被抓包,一出現就是好笑。
接著是芙麗嘉,奧丁之妻,探望在牢房的兒子洛基時,短短幾句話,就鋪陳出母子深刻複雜的感情,也才有後面洛基憤怒發狂的一幕,而芙麗嘉面對魔雷基行雲流水般劍舞,更是整齣電影武打最漂亮的一幕。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吉賽兒》-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編舞:彼得.萊特 ( Peter Wright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尚.柯拉里 ( Jean Coralli ) 與朱利斯.培羅 ( Jules Perrot ) 而編
作曲:阿道夫.夏爾.亞當 ( Adolphe Charles Adam )
指揮:波利斯.葛魯金 ( Boris Gruzin )
樂團: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
舞者:
亞麗娜.科約卡魯 ( Alina Cojocaru ) 飾演吉賽兒 ( Giselle )
約翰.柯柏格 ( Johan Kobborg ) 飾演阿布萊希特伯爵 ( Count Albrecht )
瑪麗亞涅拉.魯涅絲 ( Marianela Núñez ) 飾演米爾莎 ( Myrtha )
米塔里.比提米洛夫 ( Vitaly Biktimirov ) 飾演漢斯 ( Hans )
拍攝時間 / 地點: 2006年 / 柯芬園
購買地點:博客來
比起波修瓦首席絲薇特蘭娜.盧金娜 ( Svetlana Lunkina ) 遠走加拿大,但尚有一絲希望復返波修瓦,亞麗娜.科約卡魯和男主角約翰.柯柏格,2013年正式自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辭退,跳槽至隔壁棚的英國國家芭蕾舞團 ( Egnlish National Ballet ) ,於是乎,她在英國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這張《吉賽兒》真的就是絕響之作,所以為文。
亞麗娜.科約卡魯,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嬌小稚顏可人兒,只要是活潑可愛型小女孩角色,如《胡桃鉗》的克拉拉,對她來說簡直斬瓜切菜般,尤其在《吉賽兒》這齣舞劇中,舞評每每以純真來形容她,大家咸認她是史上最清純的吉賽兒,一言以蔽之:勝在純也。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 ):縱然時光飛逝,淒美依流傳。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 )

導演:梅爾文.勒羅伊 ( Mervyn LeRoy )

編劇:S.N. 貝爾曼 ( S.N. Behrman ) 、漢斯.拉摩 ( Hans Rameau ) 與喬治.佛洛薛爾 ( George Froeschel )
配樂:赫伯特.史托沙特 ( Herbert Stothart )
演員:
費雯.麗 ( Vivien Leigh ) 飾演瑪拉.萊斯特  ( Myra Lester )
羅伯特.泰勒 ( Robert Taylor ) 飾演羅伊.克羅寧 ( Roy Cronin )
上映時間:1940年5月17日 ( 美國 )

二戰,一位中年英國軍官羅伊出征前,讓司機載他到滑鐵盧橋,在橋上,羅伊自懷中掏出一件事物,遙想二十幾年前,一樣是大戰前的一樁回憶。


那時羅伊還是個年輕尉官,亦正等待隨軍遠征歐陸,在滑鐵盧橋邂逅了美麗的芭蕾舞者瑪拉,在離別之際,瑪拉把貼身吉祥物送給了羅伊。


羅伊看了瑪拉表演、邀她吃晚飯並共舞,在雨中愛情迅速滋生,把握征程前短短時間,羅伊向瑪拉求婚,但是小倆口先是錯過結婚吉時,然後羅伊突赴前線,瑪拉雖趕到車站送行,但也只匆匆見到一面,並讓瑪拉失了舞團工作,最後瑪拉又誤以羅伊陣亡,致讓羅伊母親誤會,由於戰時工作難尋,迫於生活,瑪拉只能出賣肉體維生,真是一步錯,步步錯


戰爭結束後,更諷刺的是,瑪拉在賣身時碰到了羅伊,雖然悲喜交加,但更不敢面對殘酷的現實,瑪拉雖然一度想隱瞞事情,與羅伊結婚,但她仍顧及羅伊家族名譽,最後向羅伊母親告知一切,遠走倫敦並於橋上自戕,羅伊只能在故地看著唯一的飾品追憶這一切,抱著遺憾遠征異國。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吉賽兒》-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 ( Bolshoi Ballet )

舞團:波修瓦芭蕾舞團 ( Bolshoi Ballet ) 
編舞:尤里.格里戈洛維奇 ( Yuri Grigorovich ) 依馬利斯.佩提帕 ( Marius Petipa ) 、尚.柯拉里 ( Jean Coralli ) 與朱利斯.培羅 ( Jules Perrot ) 而編
作曲:阿道夫.夏爾.亞當 ( Adolphe Charles Adam )
指揮:帕威爾.克里尼切夫 ( Paval Klinichev )
樂團:波修瓦劇院管弦樂團 ( Bolshoi Theatre Orchestra )
舞者:
絲薇特蘭娜.盧金娜 ( Svetlana Lunkina ) 飾演吉賽兒 ( Giselle )
迪米特裡.古達諾夫 ( Dmitry Gudanov ) 飾演阿布萊希特伯爵 ( Count Albrecht )
瑪莉亞.安拉 ( Maria Allash ) 飾演米爾莎 ( Myrtha )
米塔里.比提米洛夫 ( Vitaly Biktimirov ) 飾演漢斯 ( Hans )
拍攝時間 / 地點: 2011年 / 波修瓦劇院
購買地點:台中綠園道誠品

如果說,芭蕾要找個形象代表,古典芭蕾不作他想必是《天鵝湖》,浪漫芭蕾的話,毫無懸念就是《吉賽兒》,這兩齣舞劇之所以受歡迎,乃因音樂傑出、服裝特殊 ( 一個是傘,一個是鐘。 ) 並舞蹈動人,而且對擔綱演出的舞者都是嚴苛的考驗:《天鵝湖》要掌握黑白天鵝的強烈對比;《吉賽兒》有人鬼形象與發狂前後差異。



至於為什麼要先寫這張《吉賽兒》,原因是女主角絲薇特蘭娜.盧金娜,她因丈夫而受到恐嚇威脅,不得不遠走加拿大,迄今未歸俄羅斯,而追蹤後續報導,盧金娜回到俄羅斯的意願也極低,且已加入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 ( The National Ballet of Canada ) 擔任客座首席 ( Principal Guest Artist ),這大概是 2013年芭蕾界一樁最令人扼腕的消息,伊人已走,空留此碟可供憑弔,所以為文之。

這版是 2011年波修瓦向全球直播的演出影像,而後再發行影碟,由波修瓦首席舞者絲薇特蘭娜.盧金娜與迪米特裡.古達諾夫聯手主跳。女主角絲薇特蘭娜.盧金娜師從波修瓦一代名伶葉卡捷琳娜.馬克西諾娃 ( Ekaterina Maximova ),被譽為馬克西諾娃弟子中最得其真傳的一位,《吉賽兒》是她的拿手好戲,
而不論舞蹈成就,盧金娜特別纖秀的身形與容顏,也足以讓人難以忘懷。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影像感染》:面對揮舞著尖刀,有種恐懼而致命的快感。

作者:法蘭克.西萊斯 ( Franck Thilliez )
譯者:繆詠華
出版社:寂寞
出版日期:民國100年10月31日

作者法蘭克西萊斯的作品,在《影像感染》之前,就有一部《微笑標本》( La chambre des morts / Melody's Smile, 原書名為《死亡房間》 ) 先改編成電影而引進台灣,電影本身雖然不到傑作之境,但是對於電影劇情、勾勒場景的詭異華麗與奇特角色倒是頗有印象,這本《影像感染》就是其續作

故事從一個過世電影收藏家的電影膠卷開始,這膠卷讓一位影癡失明,也牽扯到了主角露西,一位有著一對八歲雙胞胎的單親媽媽,也是一位偏好偵辦血腥暴力案件的優秀小隊長,她就是像被黑暗吸引一般。與此同時,法蘭克鯊哥,一位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幻覺干擾,卻是中央暴力防治局的高竿探長,也偵辦了一件殘酷的棄屍案,案情自法國始,更牽扯至地中海濱的埃及。這兩位各自有著破碎過去、不完美現在以及未來隱憂的人,得一起發掘這樁案子後的真相。


《影像感染》好處在於,原本以為是樁超自然案件,但慢慢地才知實則是涉及人類心理、實驗電影、歷史上大規模屠殺與軍事研究,愈深入劇情,愈覺得劇情有著優秀的渲染力,彷彿就融入五零年代的冷戰高峰期密謀與那時電影發展,氣氛詭譎,劇情元素如此多之下又很能把握節奏,絲毫不遲滯,自法國延伸至地中海濱的埃及與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

而《影像感染》寫到電影膠卷內容、凶殺案的屍體跟凌虐部分時,極其直接而殘暴,不只是鮮血而已,而是把肉體所受到的傷害與之後腐敗,毫無保留地呈現,而且並非庸俗地狂灑鮮血,而是忠實冷靜的描述,因此醞釀出一種令人戰慄的快感。


次線是鯊哥面對自己的幻覺與露西照顧女兒,不奪主線之采而又顯角色性格與過去,特別是鯊哥的幻覺是個小女孩,名喚歐仁妮,是個無所不在的跟屁蟲,會一直在旁騷念,每每惹得鯊哥快爆炸,有種莫名的有趣。


更美好的是,恰在真相解出,露西與鯊哥找到一個平靜美好的時候,又一個驚悚的高潮,預示了下一部作品《左撇子的殺意》的開端,這種結局手法,非常激賞!


題外話,電影《微笑標本》的擔綱主角露西的是法國女星梅蘭妮.洛宏 ( Mélanie Laurent ),即《交響人生》與《惡棍特工》裡面的大美人,她的演出除讓《微笑標本》更具可看性,也展現了迥異於上述另兩部片的另一種風情。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芭蕾的軼聞×遺事×趣談:丙篇

春去秋來,沒啥特別前言,以前相關文章請按底下連結:
芭蕾的軼聞×遺事×趣談:甲篇
芭蕾的軼聞×遺事×趣談:乙篇

1.芭蕾伶娜們

1-1. 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絲薇特蘭娜.盧金娜 ( Svetlana Lunkina ) 遠走加拿大時,曾去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練舞室練舞,結果讓一干學生看傻了眼,通報了舞團老師,結果才知道天使忽然降臨凡間。

1-2.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舞者,捷克國寶級舞伶:達麗亞.克里曼托瓦 ( Daria Klimentová ) 隨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赴台演出時接受採訪時曾說,某次她在表演《天鵝湖》則差點走光,因為舞衣勾到了惡魔羅伯特的衣服。而後另一次採訪問她最喜歡哪個角色,她笑說:「當然是欺騙王子的黑天鵝,我們難得可以使壞嘛!」


1-3. 波修瓦劇院芭蕾舞團知名舞者歐嘉.列佩申斯卡婭 ( Olga Lepeshinskaya ) 1953年在演出《紅罌粟》時,在腿部3處骨折的情況下,她硬是在台上堅持跳完全部動作,才優雅地揮著手走下舞台,而剛退到幕後馬上疼得暈厥了過去。列佩申斯卡婭是史達林最喜愛的芭蕾舞者,史達林曾經常去波修瓦劇院看演出,但往往只看一幕就離開,而列別申斯卡婭主演的《巴黎的火焰》他卻完整地看了5遍。史達林親切地稱呼她為:「蜻蜓姑娘」( 意指活潑好動,不願意安靜下來的姑娘 ),她亦經常受邀去克里姆林宮金碧輝煌的喬治大廳為史達林等高官演出。

1-4. 亞莉西亞阿方索 ( Alicia Alonso ) ,她是卓越的古巴芭蕾舞蹈家,曾創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並揚名蘇聯,但是她有隻眼睛視力幾近失明,另一隻眼睛視力也逐漸衰退,但是依然努力演出無數舞蹈,由於視力關係,她的舞伴搭配他時必須精確站位,如果是接拋動作,他們之間的距離則需固定腳步數,同時,在舞台上,還會用細金屬線在關鍵點作上標記,亞莉西亞可以通過這些細金線來定位。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黑天鵝》( Black Swan ) :如用偏光鏡,成果有神采,但非原物貌。

《黑天鵝》( Black Swan ) 


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 Darren Aronofsky )
編劇:馬克.海曼 ( Mark Heyman ) 、安德雷斯海因斯 ( Andres Heinz ) 與約翰.麥克勞格林 ( John J. McLaughlin )
配樂:克林特.曼塞爾 ( Clint Mansell )
演員:
娜塔莉.波曼 ( Natalie Portman ) 飾演妮娜.賽耶絲  ( Nina Sayers )
蜜拉.庫妮絲 ( Mila Kunis ) 飾演莉莉 ( Lily )
文森.卡索 ( Vincent Cassel ) 飾演湯瑪斯.勒羅伊 ( Thomas Leroy )
薇歐娜.瑞德 ( Winona Ryder )  飾演貝絲.麥金泰爾 ( Beth Macintyre )
上映時間:2011年2月24日 ( 台灣 )

這齣以少見的芭蕾舞作題材的驚悚電影,在角色受到壓力的描繪與並因此轉變的過程上有著巨大成功,因此觀看時也有強烈的壓迫感,不過在其借鑑題材的寫實上則有些奇異點。

故事是這樣的,主角妮娜是個聽話而溫和的舞者,被舞團總監湯瑪斯選為新一位天鵝公主,只是她扮演起優雅溫柔的白天鵝有餘,但卻無法拿捏好需要邪魅魔性的黑天鵝,因此承受不小壓力,這時舞團有一位熱情外放的舞者莉莉加入,湯瑪斯認為她更適合黑天鵝,意圖讓她擔任這個角色,在種種壓力之下,妮娜出現了種種幻覺與奇怪行為。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消失的羅馬人》:肉桂巧克力,初入喉味芬芳,但會愈吃愈怪。

作者:曼弗瑞迪 ( Valerio Massimo Manfredi )
譯者:呂亨英
出版社:如果
出版日期:民國97年11月14日

西元三世紀,羅馬帝國皇帝瓦勒良在東征波斯薩珊王朝時不幸被俘,造成帝國威望嚴重打擊,此時中國大約在三國時代末期,《消失的羅馬人》這個故事就在這個時間點上演出。

而在這件事件的三百年前,羅馬執政官克拉蘇的第一軍團也是與波斯帝國作戰時突圍而出,從此下落不明,這是羅馬共和時期的重大事件,有人說這支軍團最後到了中國,現在甘肅省驪靬人,就是這支消失的羅馬軍團的後裔,不過這只是謠傳,已被嚴正駁斥。


《消失的羅馬人》融合了這兩件事,並讓主角馬特拉斯將軍跟一干忠心的部下展開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並遇到了中國的王子丹青,並隨他到了地球彼端的中國,介入宮廷鬥爭,協助丹青恢復應有的權利。


前段在荒原的逃亡過程堪稱緊張刺激且有理,譬如善用地形與取得補給的手法,如同電影般緊湊而且畫面鮮明,丹青與馬特拉斯,這兩個不同國度之人的思想碰撞與交流過程也覺有味,像是老子的「道」概念與西方人的「德行」 ( virtus, 拉丁字,並非一般美德,而是含括英勇、男子氣概、卓越、卓越、勇氣、性格與價值 ) 「紀律」( disciplina, 拉丁字,教育、訓練、自我控制、決心、專門學問以及有調理的生活 ),雖然對於「道」的解釋是簡單的,但至少知道「道」並非無所作為。


但是進入中國之後劇情直轉直下,即使不具歷史專業者,也可看得出矛盾重重,前後差距甚大,後半段就是外國人想像下的東方,充滿許多刻板印象與錯誤之處,比方說寺院的描述就像位在黃山一樣,還有在三國時代仍有墨家後裔活動,不過這群墨者更像是忍者,不管是作戰方式還是裝束。


除此之外,也把對皇帝的「忠」概念寫成了「義」,對朋友的「義」概念寫成了「信」,而對於「信」的解釋又以「忠誠」解釋之


政治制度更不用提,宦官可操弄軍隊沒錯,然而此時是三國末期,權傾一時應該是司馬氏家族,甚至還有羅馬競技場的段落,以及最重要的外國人眼中中國女性的刻板印象,會玄妙的武功、輕易愛上外國人,尤其是最後三百年前的羅馬軍團陶俑復活,更是一樁大傷。


太子作為質子送往波斯、紅蓮會等秘密幫派、甚至金魚也是可詬病的點,因為金魚固然是出現在中國,但是晉之後才開始有集中放養,宋朝時才開始繁殖這些魚類。

《消失的羅馬人》水準前後不一,前面可當成精彩的冒險小說,後面則當作是幻想小說,而且是平凡的幻想小說即可。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聖戒謎》:平淡的沙拉,生菜還比較有味。

作者:凱瑟琳.馬格溫 ( Kathleen McGowan )
譯者:林立珊
出版社:笛藤
出版日期:民國97年01月30日

《聖戒謎》是本翻案小說,主要的情節其實很像是《達文西密碼》,可是渲染力與節奏皆不如《達文西密碼》。


主要劇情在闡述美國作家與老師:莫琳.佩斯寇,為了撰寫的書籍而來到耶路撒冷進行考察時,意外得到一只戒指,接著數年,一些特殊的異象便一直縈繞著她,而她的表哥彼得.希里博士,是一位耶穌會的聖經研究專家,同時也一直幫助他。


但是莫琳的還算平靜的生活,因為法國貴族後裔貝倫傑.辛克萊爾而打亂,他的邀請讓她捲入了一樁古老的秘密:公義組織與清淨教派之間的鬥爭,而她得找出抹大拉.瑪利亞,耶穌的妻子所遺留下的福音書


看劇情介紹似乎是一篇刺激的動作解謎小說,但其實不然,一開始被異象占據了不少篇幅,但是異象又沒有太影響現在進行中的劇情,但在神秘學與歷史文物的解說上也覺淺俗牽強,尤其是那只聖戒,只在開頭匕刃一閃地出現,往後卻彷彿被遺忘一樣,實怪哉。


中間劇情,全在於莫琳與辛克萊爾這群人物身上,但是刻劃上都覺不深刻,公義組織的描寫則是少到令人驚訝,以至於其一開始的血腥謀殺所帶來的刺激與驚悚無以為繼,也看不到正反雙方的追逐或是理念的重大衝突,所以一點也不緊張。這些佔有劇情描寫之便的主角群活躍與吸引人的程度反而不如小說後段出現的那些聖經人物與故事,如耶穌、抹大拉、希律王、莎樂美乃至眾門徒等等,特別是一些黑了千年的角色,在後段劇情裡都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闡述,而對於正反雙方的緣起也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而結尾沒有太大陰謀,因為公義組織壞人僅是一小撮,而清淨教派之人卻已滲透最高階層,不過這一點卻讓彼得的潛逃變的有點像是鬧劇,小說始至終不斷強調血統一事,看在東方「將相本無種的人眼裡,其實頗感空虛。


整本書看下來,顛覆現實有餘,然刺激不足,千年前的傳說人物描寫勝過於現代花花綠綠男女,是可讀,但是應該不會有太大驚喜。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阿爾漢布拉宮》:豆漿,有營養,但也沒太特殊風味。

作者:基爾絲汀.波伊
譯者:賴雅經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民國100年06月24日

這是一本穿越小說,描述一個德國青年波士頓在一趟教學旅遊途中,回到 1492年西班牙王廷,類似的題材在中國網路小說已經用到爛,不過雖然是俗氣的故事,但之所以沒有像中國網路小說糟糕的原因,是作者算是做滿多功課,這點可在眾多註釋上看出,而且沒有給主角大開方便之門。

1492年時,西班牙王國雖然已經擊敗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一統半島,但是基督教徒高舉宗教大旗不斷歧視迫害猶太人以及摩爾人,前者猶太人被逼改宗後,還被迫留下世代累積的無數財產跟土地,被驅離西班牙,而摩爾人在數年後,將來摩爾人也將步上猶太人後塵。


劇情就從波士頓遇到了看到猶太人的淒慘處境,密謀反抗西班牙人的摩爾人開始,得知了他們的處境與計劃,然後無巧不巧被當成胡安娜公主的未婚夫,意外被送入了阿爾漢布拉宮之中,然後被識破被追殺,還要想辦法促成伊莉莎白王后答應狂妄的哥倫布所提出的航海探險計劃。


小說不在於波士頓做了些什麼,主要是讓波士頓眼中看到猶太人與摩爾人的悲慘處境,告訴讀者反抗活動的原因以及今天不為被迫害者出聲,下次就輪到你被迫害的道理,在迫害與追殺層面寫的算是不錯,滿觸動心理。


不過也不是沒有缺點,第一是敘述上採用現代與古代雙線進行,不過現代這邊劇情淺薄不說,而且也沒有影響古代這一線的作用,只是拖沓了節奏。第二,畢竟是青少年小說,還是給予不少特權給主角,如波士頓一來便可跟數百年前的西班牙人對答如流,以及無數好運,譬如碰到一連串會幫助他的人,顯得太過順利,反而讓鋪陳追殺的成功功虧一簣。


小說最後當然是順利讓哥倫布航行,波士頓也無懸念地回到現代,猶太與摩爾少年啟程往新大陸而去,總體而言是部沒有太大負擔,可悠閒閱讀的小說,但是也沒有太大的驚喜與舒暢感。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美國芭蕾舞團 ( American Ballet Theater )

舞團:美國芭蕾舞團 ( American Ballet Theater )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肯尼士謝爾梅宏 ( Kenneth Schermerhorn )
樂團:美國國家交響樂團 ( The National Philharmonic )
舞者:
米哈伊爾巴瑞辛尼可夫 ( Mikhail Baryshnikov ) 飾演胡桃鉗 ( The Prince )
葛爾賽.柯克蘭 ( Gelsey Kirkland ) 飾演克拉拉 ( Clara )
拍攝時間 / 地點: 1977年 / 美國
購買地點:博客來
冷戰時代中,在蘇聯基洛夫成名,而後衝破鐵幕,至美國芭蕾舞團飛舞的一代名人,米哈伊爾.巴瑞辛尼可夫和傳奇般的現代芭蕾編舞家:喬治巴蘭欽 ( George Balanchine ) 的愛將葛爾賽.柯克蘭在 1977年合作了這版《胡桃鉗》,不過這並不是現場演出的錄影,而是採用電影式的拍攝手法。所以攝影鏡頭運用有獨到之處,特寫特效上多用之,看起來有種特殊的活潑感,而場景美麗的程度即使放到現在也絲毫不遜色。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大亨小傳》( The Great Gatsby ) :主菜之美不及於擺盤刀工。

《大亨小傳》( The Great Gatsby ) 

導演:巴茲魯曼 ( Baz Luhrmann )
編劇:巴茲魯曼 ( Baz Luhrmann ) 與克雷格.皮爾斯 ( Craig Pearce ) ,史考特.費茲傑羅原著小說 ( F. Scott Fitzgerald )
配樂:克雷格.阿姆斯壯 ( Craig Armstrong )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Leonardo DiCaprio ) 飾演傑伊蓋茲比 ( Jay Gatsby )
凱莉.墨里根 ( Carey Mulligan ) 飾演黛西.布坎南 ( Daisy Buchanan )
陶比麥奎爾 ( Tobey Maguire ) 飾演尼克.卡洛威 ( Nick Carraway )
喬爾埃哲頓 ( Joel Edgerton ) 飾演湯姆布坎南 ( Tom Buchanan )
伊莉莎白.戴比姬 ( Elizabeth Debicki ) 飾演喬丹貝克 ( Jordan Baker )
上映日:2013/07/19 ( 台灣 )
這部電影,就像愛國主播徐展元先生的名言:「這個球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再也回不來了!」

在一次大戰後,經濟蓬勃發展,夢想淘金的年輕人紛紛擠向紐約,投入了金融業,就像尼克.卡洛威一樣,初入社會的卡洛威,遇到了鄰居:神秘、鉅富、人面廣闊而無比成功的蓋茲比,蓋茲比向其投出友好的意向,只不過得幫他做一件事,為他和已成婚的表妹黛西安排見面。


出身低微的主角蓋茲比,抓住晉升上流社會的契機,一路向上,穿著、談吐與經歷,都宛如成為另一個人,但唯有內心仍心嚮過去,正確的說,嚮往過去的一個人,向上爬的目標可說就是於此。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土耳其人的詛咒》:香片,簡要而有深味。

作者:羅伯特.洛珥
譯者:劉興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25日

啟蒙年代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宮廷,一位剛竄起的帝國外省樞密官:沃夫岡.馮.坎佩倫,欲在奧地利與匈牙利帝國女皇泰瑞莎面前,進一步證明自己能力,於是誇下海口他能製造一台自動西洋棋機器,因此引發轟動爭寵以及這台機器背後的故事。

因為一場賭錢的棋賽,提波史卡達奈里這位平凡卻是下棋天才的侏儒跟這位帝國樞密官沃夫岡坎佩倫在監獄碰上,坎佩倫的計劃中需要提波的幫忙。


提波一為出獄,二為擺脫意外殺人。因此提波答應了坎佩倫而出了監獄,擺脫了戰爭審判與飢餓等等厄運,但卻落入另一個牢籠,這個純淨的靈魂被困在斗室、機器,深受威脅與自責的煎熬。


提波行動受限之因來自於眾多人對於土耳其人的好奇,其中最大的來自宮廷機械師弗烈德里奇克瑙斯的刺探,克瑙斯亟欲揭穿這是場騙局,從而挽回失去的寵信,他派出了美麗的情婦卡拉蝶,化身為女僕愛里絲,潛伏於坎佩倫宅邸。


除了克瑙斯的刺探,隨著機器的成功,坎佩倫財富與名聲的野心愈來愈大,坎佩倫的前情人,有夫之婦:伊波麗雅.葉納塞克的熱情追求,亦加深了這騙局的危機,終至出了人命,但騙局仍未能得止。



《土耳其人的詛咒》雖然是一本歷史小說,但不走繁複的背景敘述,因此沒有沉悶厚重感,而作者羅伯特.洛珥的文筆簡明,注重鋪陳角色情感,所以讀來輕盈,但是若說背景不精細也不對,在描寫土耳其人機器組成與運作時,宛如將設計圖跟實體擺在眼前。

幾個主角中,提波的塑造無疑是最成功的,他雖然是個侏儒,卻擁有一顆純淨的心,自始至終保持虔誠的信仰,在身體沒有自由時,對於聖母瑪利亞的信仰成了他唯一寄託。

愛里絲,這位間諜女僕,有著千面化身,有智慧有美貌,ˊ而游走於貴族之間,原本只是要一窺機器背後的真相,達成與克瑙斯的交易,但卻因為提波的真摯真誠而感動,而慢慢站在他這邊,甚至助他一把,不過兩人終究是兩條偶然相交的線,洛珥寫這兩個人的感情與結尾,讓《土耳其人的詛咒》赫然提升到一個美妙的高度。

坎佩倫這位一手創造機器的才人,亦有其魅力,有才華有野心,但沒膨脹到人不齒的地步;能冷酷看待計劃,也能皤然回頭;是個男人,但謹守原則,女色不能惑、秘密也不泄。

除了小說讓人著迷,書後附錄有一篇美國推理小說作家艾德加愛倫坡觀看這個土耳其人機器後,寫下的縝密分析《梅爾策的西洋棋機器》,也是個饒富意趣的好文。

小說中有一則關於蘇丹與教皇的打油詩,由於很對個人胃口,茲錄於下:

教皇舒舒服服過著日子,靠著他的贖罪券。
他喝著最好的酒,所以我也想當個教皇。
喔,不,他是個可憐人,可愛的女孩都不吻他,
他獨守空床,我可不想當個教皇。

蘇丹過得花天酒地,住在大大的屋裡,

全是美麗的女孩,所以我想當個蘇丹。
喔,不,他是個可憐蟲,靠著阿拉可蘭經過活,
他滴酒不沾,我可不想當個蘇丹。

但我一刻也不想離開這兩種好事,

相當樂意當一會兒教皇,當一會兒蘇丹。
女孩吻我,那我現在就是個蘇丹,
親愛的弟兄給我斟酒,那我也可當個教皇!

( 評曰:「若不喝酒又沒女孩,就去吃飯吧,那你也是個皇帝!」 )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記 2013年台北室內芭蕾舞團《天鵝湖~再現華麗經典》 ( Swan Lake~Reproduce the Magnificent Classic )

白色幻夢般的天鵝湖,在學舞的人心目中,應該是聖杯中的聖杯,就像武俠小說家古龍的陸小鳳傳奇》系列裡,每個學劍的人都想挑戰白衣如雪的西門吹雪,不過舞者的好處在於挑戰之後,不會像武者一樣,被西門吹雪吹著他們的血。 ( 江湖有道是:「西門吹雪吹的是血,不是雪。」)

《天鵝湖~再現華麗經典》是國內很少見的全本古典芭蕾舞劇製作,匯集國內外 45位舞者,還邀請奧地利格拉茲國家劇院指揮迪克卡夫坦 ( Dirk Kaftan ) 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搭配舞團演出,絕對稱得上是巨作。

除卻舞者與樂團規模空前,編舞余能盛先生也極其用心地在演出前作導聆,闡述《天鵝湖》 故事背景、創作理念以及音樂特色,與觀眾在最短時間理解欣賞之,非常非常難得。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方濟會密謀》:德式麵包,紮實味香但後則舌燥。

作者:約翰.薩克 ( John Sack )
出版社:城邦
譯者:顏慧儀
出版日期:民國96年08月日

書名雖有密謀二字,但是懸疑成分少,多的是修會之間的派別發展與,本質上應偏向歷史小說,書中對於背景細節的寫作,城市、建築、服飾到人物感情都描寫極詳盡而引人入勝。

而故事源自於方濟去世後的聖方濟修會,因為理念不同分裂為靈修派與住院派,兩派人馬因理念不同陷入了鬥爭,前者堅持聖方濟清貧戒規,絕財潛修;後者主張較寬容的學習與佈道,並擁有一定財產。住院派得勢後,對著同為上帝僕從與過去的朋友,或是下獄幽禁、或是刑罰加身,甚而篡改聖方濟的傳記歷史,並公然搶奪聖方濟屍體隱藏起來。


男主角康拉德是一位隱居的靈修派修士,一位化名法比安諾的並男扮女裝的少女亞瑪塔,因送信找上了他,亞瑪塔是位有著淒慘童年而寄身修道院的少女,一個是恪守清規的修士,一個是青春少女,兩人湊在一起,還面對住院派休是敵人的追擊,冒險固然讓兩人感情彌堅,但最後修士還是謹守了分際線,未有踰矩之事,不過這段兩人互動很是有趣,奠定後續人物感情與帶出後續的情節。

而除了康拉德與亞瑪塔,還有另一位主角奧菲歐,因父親的作為而與父親決裂,是一位出淤泥不染的冒險家,介入了國瑞十世教皇的護送,以及世俗修士與各修會修士間的辯論,但無論人物情感以及他這一線的故事上,跟康拉德這邊比較顯得較為僵化而無趣,可能是教皇對於劇情沒有起到大推動,而修士間爭端只提及,純讓讀者評斷。



原因是修士康拉德,是個恪守清規,但也因此不了解人情義理,比方說跟亞瑪塔前後的態度以及對小時候相識羅珊娜夫人的臨終坦誠,還有對於聖方濟的真相追求的堅持,這幾方面的衝突使得他較為立體化,同樣的與其相處的配角吉瑪塔夫人,熟諳世情,因此對康拉德或對亞瑪塔相處上,亦有很意思。

而亞瑪塔也是,她需要在失去雙親下,學習正常感情的付出,亦需要在復仇與愛情作出選擇,跟康拉德之間除了伊開始冒險之外,在吉安瑪夫人寓所之間習字互動也頗有趣,雖然亞瑪塔到後來跟奧非歐之間的感情,有一段少女的煩惱,而這一段和著結尾,比較讓人覺得無趣


康拉德雖然了解聖方濟的聖五傷之因,但明白一個美麗的謊言,促使人們信仰,而這一個殘酷的真相,雖然未被掩蓋,但也未被流傳。

總而言之,《方濟會密謀》故事收尾不若前段與中段精彩,不過仍不失為一佳作。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優點,就是對於引述的人物、事件、地區或史事都有詳盡註解,因此即使對這一段中世紀歷史不通之人,也能愉悅地享受這個故事。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斬草必除根。

《藥命關係》( Side Effects )

導演:史蒂芬.索德柏 ( Steven Soderbergh )
編劇:史考特.柏恩斯 ( Scott Z. Burns ) 
配樂:湯瑪斯.紐曼 ( Thomas Newman )
演員:
魯妮.瑪拉 ( Rooney Mara ) 飾演艾蜜莉.泰勒  ( Emily Taylor )
查寧.塔圖 ( Channing Tatum ) 飾演馬丁.泰勒 ( Martin Taylor )
裘.德洛 ( Jude Law ) 飾演強納森.班克斯醫生 ( Dr. Jonathan Banks )
凱薩琳.麗塔瓊斯 ( Catherine Zeta-Jones )  飾演維多利亞.希伯特 ( Dr. Victoria Siebert )
上映時間:2013年06月3日 ( 台灣 )

曾經導過《瞞天過海》( Ocean's Eleven ) 系列以及《永不妥協》( Erin Brockovich ) 的導演史蒂芬.索德柏封刀之作,原以為是控訴藥廠與醫生之間的駭人黑幕的劇情,但實則是更令人驚詫的作品。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我心遺忘的節奏》( De Battre Mon Cœur S'est Arrêté ):跟琴鍵一樣,簡約卻能化出複雜之音。

《我心遺忘的節奏》
( De Battre Mon Cœur S'est Arrêté )


導演:賈克.歐迪亞 ( Jacques Audiard )
編劇:賈克.歐迪亞 ( Jacques Audiard ) 與托尼諾.伯納柯伊斯塔 ( Tonino Benacquista ) 與詹姆斯.托貝克( James Toback )
配樂:亞歷山大.戴斯培 ( Alexandre Desplat )
演員:
羅曼.杜里斯 ( Romain Duris ) 飾演湯瑪斯  ( Thomas )
上映時間:2007年05月31日 ( 台灣 )

《我心遺忘的節奏》是部奇特的電影,裡面沒有什麼激烈宏大的場面或是激情動人的配樂,可是它就是能讓人從頭到尾緊扣心弦,並且站在主角這邊為他著急。
主角湯瑪斯家傳淵源,幹的是地下房地產經紀,恫嚇與暴力等惡劣手段是家常便飯,但是其去世的母親是位鋼琴家,小時候也曾學習過鋼琴且備受看好。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芭蕾影碟收藏簡評:《胡桃鉗》-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1985年版

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 ( The Royal Ballet )
編舞:彼得.萊特 ( Peter Wright ) 依列弗.伊凡諾夫 ( Lev Ivanov ) 版本而編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指揮:葛納迪.羅茲特汶斯基 ( Gennady Rozhdestvensky  )
樂團:英國皇家歌劇院管絃樂團 ( The 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
舞者:
蕾絲莉.克莉兒 ( Lesley Collier ) 飾演糖梅仙子 ( The Sugar Plum Fairy )
安東尼.道威爾 ( Anthony Dowell ) 飾演王子 ( The Prince )
茱莉.蘿絲 ( Julie Roses ) 飾演克拉拉 ( Clara )
蓋.尼布雷特 ( Guy Niblett ) 飾演胡桃鉗與漢斯.彼得 ( The Nutcracker / Hans Peter )
拍攝時間 / 地點: 1985年 / 英國柯芬園劇院
購買地點:嘉義齊柏林

沒有網路、衛生紙、抗生素與熱水器的年代令人難以想像,這說明有些事情非凡古皆好,這版《胡桃鉗》亦然,然後有沒有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真的很喜歡《胡桃鉗》的八卦?前前後後發了四張,若說版本不同也就算了,但是這四版都是彼得.萊特編舞的版本,可真的是一路走來都愛用國貨。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 ):雖現實生活複雜,仍然欣賞享受。

《愛在午夜希臘時》( Before Midnight )

導演:理查.林雷特 ( Richard Linklater )
編劇:理查.林雷特 ( Richard Linklater ) 、伊森.霍克 ( Ethan Hawke ) 與茱莉.蝶兒 ( Julie Delpy )
配樂:葛拉漢.雷諾茲 ( Graham Reynolds )
演員:
伊森.霍克 ( Ethan Hawke ) 飾演傑西 ( Jesse )
茱莉.蝶兒 ( Julie Delpy ) 飾演席琳 ( Celine )
上映日:2013/07/19 ( 台灣 )

就像音樂上有九這個魔術數字,交響曲一寫到第九首就封頂,止於至善,電影圈則是三,從古老的《星際大戰》、《教父》、《黃昏大鏢客》,中生代的《回到未來》再到最近的《駭客任務》、《魔戒》都是如此。



Before 系列十八年來,也走到第三集了,跟上述那些經典一樣,可以昂然跨入電影名影堂之列。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環太平洋》( Pacific Rim ):主角是誰?巨大機人也。

《環太平洋》( Pacific Rim )

導演:吉勒摩.戴.托羅 ( Guillermo del Toro ) 
編劇:崔維斯.畢奇漢 ( Travis Beacham ) 與吉勒摩.戴.托羅 ( Guillermo del Toro ) 
配樂:雷明.賈瓦蒂 ( Ramin Djawadi )
演員:
查理.漢納 ( Charlie Hunnam ) 飾演萊利.貝克 ( Raleigh Becket )
菊地凜子飾演森真子
朗.帕爾曼 ( Ron Perlman ) 飾演漢尼拔.周 ( Hannibal Chau )
上映日:2013/07/11 ( 台灣 )
男人的浪漫是什麼?機械、肉搏跟巨大化,喔!還有大艦巨砲,不過最後一點去年的《超級戰艦》玩過了,所以今年的《環太平洋》改把前三樣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印象雷諾瓦》( Renoir ) : 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

《印象雷諾瓦》( Renoir ) 

導演:吉爾.布都  ( Gilles Bourdos )
編劇:吉爾.布都  ( Gilles Bourdos ) 與傑鴻.東內何  ( Jérôme Tonnerre )
配樂:亞歷山大戴斯培 ( Alexandre Desplat )
演員:
米歇.布凱  ( Michel Bouquet ) 飾演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 Pierre-Auguste Renoir )
克莉絲塔.特瑞特  ( Christa Theret ) 飾演安黛.爾絲蘭 ( Andrée Heuschling )
凡桑.侯提耶  ( Vincent Rottiers ) 飾演尚.雷諾瓦 ( Jean Renoir )
上映時間:2013年05月31日 ( 台灣 )

1915年,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戰爭的氣息在法國南方的蔚藍海岸不明顯,依然寧靜安適,在這裡,印象派名畫家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雖苦於關節炎病痛,仍然畫筆不輟,這時一位年輕的紅髮女子安黛,為應徵模特兒而來,接著在戰場負傷的次子:尚.雷諾瓦亦返家休養,安黛的存在,挑動了雷諾瓦一家。